不灭的责任之灯
不灭的责任之灯
梁河一中 高二 243班 李垚
诗人海顿曾言:“人的最大痛苦就在于苦求而不得”。有时我们常常徘徊在“做”与“不做”之间,游荡在道德的边缘。
高中生小陈在撞到宝马车的时候,他并没有逃跑,而是用自己挣的钱赔偿了车主,并在无人的情况下写下了自己所犯的错,交代了一切。
在没有任何人的情况下,他这样做了,这无疑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行为。古今中外,责任都是一盏不灭的灯,它以责任为依托,道德为保障,展现了另一种时代美。
且看古人,屈原咀嚼责任,才有了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的情怀,才有了“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执着,范仲淹拒绝平庸,将责任之灯举于头顶,才有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“的期待。
再看今人,希拉里曾说过:“我为特雷莎修女提鞋都不配”。特雷莎修女是谁?她就是那个穷极一生行善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。13岁进入修道院的她,被分配到印度去帮助穷苦人民,她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却终身行善。她收留了许多流浪儿、老人并喂养他们,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。
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和社会中,他们完全可以甩手不干,但他们一生都保持初心不变,默默地承担着属于自己的责任。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,一如既往的执着,坚强,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大道。
一生之中,我们怜惜过《安徒生童话》里的人鱼公主,为与王子在一起,毅然服下药物忍受剧痛割舍鱼尾穿上水晶之鞋;感伤过《三毛传》里河西与三毛那坚贞不渝的凄美爱情,从西班牙到撒哈拉沙漠,一路高歌,一生相随;钦佩过《司马迁传》中的太史公,蒙受巨辱仍然顽强生存,在污浊的社会中仍然保持了那一份高雅。
他们只因一个诺言便倾尽了自己的所有,勇敢地承担了自己的责任。
有时候将责任之灯高举,便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。正如材料中小陈那样,因勇敢的承担了责任,而让宝马车主资助了他。虽然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机会微乎其微,但这正是收获的一种体现。
赫尔曼*黑塞说:“每个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。”不同的收获,不同的人生体验,是对不同人生道路的尝试,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。高举责任之灯,让责任之灯永远明亮!
教师评语:文章语言流畅,谈古论今,信手拈来,可以看出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。说理娓娓道来,思想深刻。
指导教师:黄凤
- 相关信息
-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!
上一篇:繁花落尽,温情依旧[ 05-30 ]
下一篇:关注食品安全,共创健康生活[ 06-26 ]